“一辆6米的国标校车一般是35座,最便宜的售价约为12万元;而一辆普通微型车私改后,能达到40座甚至更多,价钱只要6万,是正规校车价格的一半。”王林夕解释说。在许多人看来,过宽的座椅间距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浪费。
在这一问题的看法上,各方观点并不统一。李弢认为,“真正的校车所有的学校都买得起”,从技术角度看:“门槛并不高,国内这么多家客车生产企业,只要愿意,拥有这个技术能力并不困难。”也就是说,国标校车生产不会存在技术垄断一说,市场会像客车一样充满竞争并提供足够选择。
但即便如此,国标校车发展至今,市场依旧平淡。
由于大量“非标”和私改校车存在,以至于“校车市场”作为独立的细分市场探讨都稍显牵强,从实际情况看,它似乎更应该被划归客车和小型商用车的范畴。
国内客车生产的龙头老大宇通客车在校车标准化生产上属于最早发力的一批。早在“国标”尚未着手制定的2006年,宇通就已经试制了自己最早的校车:“阳光巴士”。据宇通校车事业部经理张强介绍,当时该校车价格约为20万元。与“旅游客车处于同一价位”。而根据“国标”,宇通已有6米至10米不同规格的各型号校车,根据校车价格在20万到45万之间。
宇通方面认为,专业校车的价格仍然较为“平民化”,但事实的销售数据却并不太令人满意。张强告诉新金融记者,宇通过去两年的专业校车销售量分别为200和700台,今年预计将创历史新高,达到1200台左右。虽然绝对数量很少,但这几个数字却为宇通挣得了国内国标校车市场20%的占有率。而宇通客车2010年年报显示,去年全年宇通各类客车的销售总量为41169辆。
宇通的情况并非孤立,尽管能够将校车价格做到与普通客车相当,但国内市场却并不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