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六合区,有这样一支校车队伍:他们不论寒来暑往,不论春夏秋冬,每天始终坚持行驶在村街小巷,为全区35所学校、6100多名学生服务。他们每天穿梭在全区165条不同的线路上,每天的行驶里程达到10150公里。他们就是被六合区中小学学生们亲切誉为“大鼻子”的校车队。
孩子们在排队上车
自筹资金购车成立直属校车队
扬子公交六合分公司直属校车队于2011年2月6日正式成立,下设6个片区、拥有145辆校车,其中大鼻子空调校车100辆、中巴空调校车45辆。
几年前,六合地区没有规模化的正式校车,小学生只能通过社会上一些无牌无证的面的和中巴车上学放学,安全得不到保障。2009年六合分公司及时开通了冶山镇小学生公交专线车,每天专门运送学生,从服务和安全上得到家长和学校的认可。随着冶山镇学生专车的成功试运行,2010年该公司开辟了全区35所小学的学生专车线路。许多学生家长主动选择让孩子乘坐六合分公司的学生专车。
乘坐学生专车的学生越来越多,六合分公司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自筹资金1000万元,分两批新购68辆中巴空调校车(17座位),并正式成立直属校车队,满足六合区小学生的上学放学接送任务。至2011年底,已经有5600多名学生主动要求乘坐学生专车上学。根据国家安全部门规定,学生校车必须一人一座。在六合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扬子公司再次投入750万元,购置100辆大鼻子空调校车。这是南京市首批规范的校车,也是省内率先投入的“大鼻子”校车,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每天安全接送6100名学生上学放学
每天接送6100名学生上学放学,看似简单,却责任重大。校车队成立以来,驾驶员把每一个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特别是校车队的党员们,助人为乐,让学生和家长感动不已。
驾驶员陈福春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数九寒冬,他每天坚持下车搀扶一名患有残疾的三年级学生,抱上扶下,一送就是两年。
驾驶员蔡少金工作途中看到一名骑人力三轮车的中年妇女不慎翻入路边河中,三轮车上还有2名小学生,情况紧急,不顾个人安危,把校车停好后,跳入河中将3人救上岸。
党员片长马昌玉从学校广播中得知,该校有一名二年级学生徐阳得了白血病,治疗需要大量资金。八百片区10名校车驾驶员在他的带领下,每人拿出100元,主动捐助了徐阳。
驾驶员沈华俊主动利用下班时间,开着自家的拖拉机,拖上石子去填平修复学生们上学的必经之路。一次一次的善举,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学校的一致好评。
校车队工作模式被全省借鉴
六合分公司党委经理室高度重视校车队工作,专门成立校车队党支部。在强化校车队安全服务上,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校车队党支部以队伍思想教育为基础,强化爱岗敬业精神。自上而下统一思想,坚决贯彻“安全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
校车队党支部把校车分为6个片区,两个组,利用每周二、周三车辆集中加油时间,对全区145辆校车进行卫生检查大评比。按照“五净一亮”标准(车内地板净、桌椅扶手净、电风扇净、发动机净、轮毂净;前后挡风玻璃亮)综合评比,按照分数高低评出各片区当月的优质服务标兵车,进行授牌并当月奖励100元,对评分低于70分的车辆,在给予考核同时进行跟踪,直至该车符合标准。
校车队党支部为做好校车工作,主动和学校联手建立了双向考评机制。每月月底,各片区片长负责将校车驾驶员的工作质量考核表分发给每位校车驾驶员,考核内容分为(发车准点、安全行车、违章违纪、服务质量、爱车例保)5个部分,由学校跟车老师先签出综合考核意见,优秀的奖励200元、良好的奖励100元、一般的扣罚100元、不满意的扣罚200元,上报车队进行当月考评。通过这种形式,极大地调动了驾驶员优质服务争当先进的主动意识。
运行至今,校车队实现了校车管理安全无责任事故、服务无投诉,并在2012年南京市交管局举办的安全行车、违章违纪、服务投诉等综合评比排名中,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得到了六合区政府、区教委、当地政府、各所学校领导和家长的肯定。2013年2月,省政协委员一行20多人来到六合分公司直属校车队调研并题词,同时对校车的成功运作也给予了充分肯定。目前,六合校车队被列入全省校车工作模式借鉴单位。